原创 张耀华

沧州一中是我的母校,我初高中六年都是在一中度过的。那里有我青少年阶段最珍贵的记忆,那里曾有我敬爱的老师们,又我亲爱的同学们和最有趣的往事。

1962年9月1日是新生入学的日子,十三岁的我和我的小学同学结伴一起走进一中的校门,开始了中学生涯。

▲我的毕业照

操场·礼堂·图书馆

沧州一中原名省立二中,坐落在北城墙外一片开阔的湖面之中(那时还有一段残存的城墙和护城河),四周都是湖水,中间一大片青砖红瓦的校舍。

▲直隶省立二中校门

从一中前街的土路往北,校前是一片广阔的操场,大约有几个足球场大,中间是标准的田径场,南面是一排几个篮球场,西面是投掷场,北面靠近校舍是体操器械场,单杠双杠高低杠一溜排开。每天伴随着雄壮的乐曲,上千人在这里做广播体操,下午课余活动时间,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,热火朝天。

走过操场,迎面就是礼堂,朝南的两层门楼雄伟大气,里面宽敞明亮,可以容纳上千人聚会,每次全校的庆祝晚会都在这儿举行。礼堂两侧有两个校门,进东门,沿着甬道走过礼堂和几排教室,后面是一长排青砖房舍,中间有一个宽大的过道门。穿过过道门,迎面就是有着起脊屋顶的古旧式建筑——图书馆。图书馆前斜卧一棵高大的古槐,掩映着图书馆的门窗。图书馆里藏书丰富,还有书报杂志。借书窗口里有一位带着黑色克朗大眼镜的老头,温文尔雅,笑容可掬。进了图书馆,就像走进了文化宝库,从《格林童话》《安徒生通话》,到《林海雪原》《青春之歌》《母亲》《童年》《钢铁是怎样练成的》等名著,我都是在这里读的。

师长们

前年,我和同班的老同学一起参观了新一中校史馆,在校史展中又看到了当年师长们的照片,看到了我们班的毕业照,那时的我们个个稚气天真。

新一中校园景色(王勇摄)

教几何的李通老师,中等个子,浓密的络腮胡,黄色镜框,厚厚的镜片后面是一双灼灼逼人的眼睛。据说他是全校教几何最棒的,思维敏捷,语言锋利,性格强势,学生大多对他有恐惧感。他讲课逻辑性极强,干脆利索,思维慢的学生一般跟不上,答不对他的提问,他会大动肝火。记得有一次他讲勾股定理A2+B2=C2,反过来A2=?,突然让一个胖圆脸何姓女同学起来回答,也许何同学太胆小了,还是太紧张了,站起来磕磕巴巴没答对,想不到一个粉笔头儿狠狠扔了过去,把何同学吓哭了。现在想想,如果不是出于强烈的责任感和一颗恨铁不成钢的爱心,谁会死气白列的真生气呢?

一中师生们的节目(岳明洁提供)

教语文的李润老师,是个端庄秀美、利落整洁的中年女老师。短发卡在耳后,总是挺胸端正的,带着微笑,迈着轻盈的步伐,踩着上课的铃声,走进教室。登上讲台,她先用慈爱亲切的目光环视一下全体同学,然后开始讲课。她讲课总是饱含激情,嗓音洪亮而优美,讲述认真而细致。她习惯与学生互动,学生经常会被提问和朗读,她用期待和欣赏的眼神注视着每一位站起来回答朗读的学生,随后都会给他们一个满意或鼓励的微笑,所以同学们喜欢上语文课,也喜欢上了朗读,而她也培养我们形成了爱好文学、喜欢朗诵的特长。她指导的集体朗诵《雷锋啊!战友》曾在全市学雷锋朗诵会上演出,我有幸被她点名参加了这一朗诵。在我们班排练的集体朗诵《祖国的春天》里,我还担任过男声领诵,一个黄姓女同学担任女声领诵。这个朗诵曾在全校新年晚会上演出,至今还留在同学们的记忆里。我们班培养出了好几个学校的广播员,有几个同学毕业后成了全市电台和所在单位的播音员。

一中新景色(王勇摄)

音乐老师张春,是个面如桃花、身材婀娜的美女,刚从天津音院毕业。纤细的腰后飘荡着两条长辫,一笑一颦都透着艺术的美感。记得《国际歌》《国歌》《学习雷锋》都是她教会的,还记得她曾排练了一个《长征》组歌大合唱,在高中部挑选了一百八十人,我也有幸跻身其中。大合唱有男女声两个领唱,还有二部三部轮唱,她亲自教唱,亲自指挥。全校的新年晚会上,幕布拉开,音乐响起,她手握指挥棒庄重地指挥。男声领唱由于紧张忘了调卡了壳,她示意两次重来,男领都没发出声。大家都紧张得要命。她沉着冷静,重新指挥,音乐响起,她亲自带着男领唱出了第一句“万里风雪盖高原,大渡河水浪滔天——”,接下来的大合唱,像咆哮的大渡河水,排山倒海……,我们竟唱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张峰副校长,身材略矮,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,外表朴素,态度诚恳和善。他是个自学成才的土文人,读书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,他的宿舍、家里全是书报,据说他自费订阅的报刊比校图书馆还多。他没上过多少学,却通读了古今中外名典名著,天文地理无所不知。他还担任我们班政治思想课,有一段时间他与我们同吃同住,和蔼可亲地与我们一起吃着窝头咸菜,谈笑风生。

高大文雅的侯若一副校长,衣着讲究而有风度,常穿一身黑或者一身白,黑色的是一身制服,白色的是中式衣褂。两手一背,迈着四方步,走在校园里,就这气派也很受人敬仰了。据说他曾参加抗日游击队,可我总是很难把他这位文气的校长与游击队联系起来。那场动乱中,他被戴上了高高的纸帽,深深地弯着腰,我更加无法想象这就是那个高大文雅的侯校长。我偶然去过他的办公室,侯校长正在教几个学生练字,只见桌上放满了砚墨纸张,他的毛笔有很多种,最粗大的有大蒜那么粗,这支毛笔和他耐心慈爱的指导态度,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侯校长的书法很有功夫,校徽上的“河北沧州一中”六个红字就是他写的,全校开大会的会标也都由他亲笔书写,端庄而苍劲。

欢送侯若一校长合影

男生宿舍

校舍最后是一排红砖红瓦房的男生宿舍,我就住在这排房的中部一间。房间里南北两面是两排木板搭成的大通铺,铺着稻草编的草垫,被褥都是学生自带,因此五花八门,各色各样,但由于学习军事化,都叠得整整齐齐。一个房间睡十几个人,屋顶吊着一个昏暗的灯。第一次离开家住进集体宿舍,无比兴奋和新奇。十几个人像煎鱼一样排着,虽然不拥挤,但还是会腿脚相碰,胳膊打架,脚丫子伸进旁边的被子里,经常是你蹬我踹,不亦乐乎。熄灯铃声响了,一帮顽皮小子想着法地出洋相,鸦雀无声的宿舍里,突然有人打起假呼噜,或者学猫叫老鼠叫,逗得大家哄堂大笑,自然也引来巡夜老师一顿呵斥。

那时人人身上都长虱子,睡觉前大家都脱光了趴在枕头上捉虱子,稍不注意,就会被人猛地掀开被子,露出光光的屁股……有段时间,宿舍着了臭虫,一熄灯,臭虫就爬出来咬人,一开灯,臭虫就跑得无影无踪,闹得半夜跟臭虫捉迷藏。后来不知谁弄来了六六粉,撒在草垫和被褥上,臭虫少多了,可呛得人难受。

还有一次半夜,不知谁喊了一声“地震了!”大家像受了惊吓的羊群,叽噜滚蛋地往外跑,有的光着腚,有的披着被子,跑出去一看,别屋的人也在往外跑,不一会儿就听说“没事儿没事儿”,原来是一场恶作剧。

夏天午睡,躺在床上热得难受,后窗外青蛙此起彼伏的叫声,知了没有休止的鸣唱,吸引着这群不安分的男孩,想着法地偷跑出去戏水玩耍。有时从后窗户跳出去,有时假装去厕所,从学校后门爬出去,到学校后面的运河或坑塘里游泳。班主任王老师来检查,跑出去游泳的事就暴露了,后来王老师干脆在宿舍门口搭一个铺板,陪着我们午睡,可我们照样从他的铺板底下爬出去。有时会被逮个正着,当然要在全班面前挨一顿教训,还得认真写一篇检查。

《我们新疆亚克西》

初一的下半学期,为了迎“五一”文艺汇演,我们班同学们自编自排维吾尔族歌舞《我们新疆亚克西》。没有老师,没有教练,全凭着文艺委员马霞拿着歌本一边教唱,一边编排动作。马霞有着一对美丽的大眼睛,是全校文娱晚会的报幕(现在叫主持人),十三四岁的小女生竟能指挥大家排练节目,大家也都服从她。这个节目中有十几位演员:四个姑娘,四个小伙,一位老大娘、一位老大爷,还有两个解放军。我们谁也没看过新疆歌舞,全靠自己的凭空想象,每个人都发挥创造力,七嘴八舌,同编同导,竟然按歌词大意编排出了全套的舞蹈动作。没有服装道具,董珍等同学风风火火地跑遍全市到处找到处借,借来了维吾尔姑娘的长裙,还借来维吾尔小伙的坎肩和手鼓“萨巴伊”。正式演出前,音乐老师和美术老师帮我们修改服装,帮每个人化妆。姑娘们头上扎满细细的小辫,穿上彩色长裙,至今还清晰记得那位鹅蛋脸女生和黄头发女生的靓丽扮相。小伙们嘴上画了两撇弯弯的胡子,头上戴上小帽,个个帅气又滑稽,还记得一关姓英俊男生化妆后那滑稽俏皮的模样,看了就让人发笑。扮演解放军的李、张两位同学,健壮帅气,穿上从部队借来的崭新军装,那飒爽英姿就像真的解放军战士一样神气。晚会上,大幕徐徐拉开,欢乐的音乐响起:“伊犁河水翻波浪,灌溉着牧场和农庄——亚克西、亚克西——”不知怎的,乐队把调儿起高了,一开始歌声特别高亮,可到了最高处,大家使劲也难唱好了,多亏了女高音董珍,她高亢嘹亮的嗓音一下子发挥了主力作用,弥补了高音的不足。姑娘小伙们翩翩起舞,手鼓乐器铿锵有力,五彩缤纷的服装,惟妙惟肖的表演,震撼了全场,演员和观众都沉浸在欢乐之中。

维吾尔族歌舞

运动会

青春年少的学生们,在升学压力下,一边参加劳动生产,一边积极参加体育运动。每天早操,每周两节体育课,每年春秋两次全校运动会,吸引了学生们的极大热情。学校最热烈的节日就是运动会,每逢校运会,大操场上彩旗飘扬,各项赛场激情洋溢,运动员们英姿勃勃,广播响亮,乐曲悠扬,营造出激动人心的隆重气氛。

学生参加插秧劳动

每个班都有代表队,都有参赛项目,都有啦啦队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。记得我们58班的男子4X100米接力曾在初中组夺冠,而57班女子短跑和女子4X100米接力曾在全校夺冠。当年我们58班出了几个全校运动会上叱咤风云的健将:篮球加短跑的李铁,投掷加短跑的刘之,跨栏加投掷的白风等。他们还代表沧州地区参加了全省运动会。

参加省中学生运动会的一中师生合影

当时全校涌现出了好几位耀眼的体育明星,受到全校师生的热捧,有跨栏冠军张修义,短跑冠军张志毅,女子短跑冠军张琴,篮球明星雷少达……凡是有他们参加的比赛,现场都被粉丝们围得水泄不通,大家热烈地喊着“加油”。这些明星不仅在学校拿冠军,在全省乃至全国运动会上也拿过奖牌,他们创造的一些校运会纪录,有的一直保持很多年,都没人打破。

“小火轮儿”和大锅鱼

在那个“低指标瓜菜代”的艰苦年代,一中学生大伙房的伙食应该说还算不错。每月六七元的伙食费,28斤粮票,交到总务科,就可以在伙房入伙了。家庭困难的同学可以申请助学金。我当时是班里的生活委员,每月负责给同学领发助学金,班里有十几个同学享受助学金,根据困难程度,每人每月三至五元不等,别小看这三元五元,几乎够一个月伙食费的大半。

每天早中晚三顿饭,每人的份饭定量相同,够不够吃也只好如此。早饭是固定不变的一个“小火轮”(用玉米或高粱面做成的饼子,形状有点像小轮船)、一碗粥、一片咸菜;午饭固定不变的是两个“小火轮”、半碗菜;晚饭是半个“小火轮”、一碗粥、一小勺炒咸菜。“小火轮”虽是粗粮,可大师傅们做得味道香美,当年吃起来,没饱没够。

▲小火轮儿

那时我们正长身体,饭量都特别大,上午到第三节课,肚子就咕咕叫起来,盼望快点下第四节课吃午饭。下午两节课后,肚子又开始咕咕叫。每到开饭,以班为单位,值日生到大伙房,抬来一大木桶的粥,一木箱干粮,一脸盆菜肴(经常是熬白菜、煮冬瓜),偶尔菜里有几颗黄豆或者豆腐,那就是意外之喜了。每月一次改善伙食,每人三个肉包子,或是两个白馒头,放了几片肉的菜。至今记得那蒜薹肉片的大包子真是太香了,在家里从来没吃过。几十年过后,同学们都还记得在一中吃过的包子,说哪里的包子也不如一中的肉包子香。

在学校周围的湖坑里,师生们建了养鱼池,春天撒上鱼苗,秋季收获一网网肥美的鲤鱼鲢鱼,那是全校师生最好的节日美食。每年国庆节,伙房都要做一次大锅熬鱼。庆祝国庆大会游行回来,各班从伙房领来一盆盆飘着香气的大锅鱼。每人可以分到一小碗美味的红烧鱼,那鱼不仅鲜美,而且又酥又烂,入口即化,至今想起来都流口水。很多一中的老校友们回忆起在一中的生活,都会说当年大伙房的大锅鱼是一生中吃到的最美味的鱼,伙房师傅们大锅熬鱼的手艺天下无比。